何謂有尊嚴有品質的葬禮

2011-12-07 09:14

前言

  至聖先師孔子說:「禮,與其奢也,寧儉。喪,與其易也,寧戚。」儉就是節儉,戚就是憂愁。這是孔子於周遊列國目睹百姓喪禮太奢華,有感而發之言,若以多數台灣人民對於後事處理的方式,筆者認為似乎不是身為現代人對於「節儉與奢華」的共同認知。

  奢華葬禮的不良風氣一直存在現代化的台灣社會中,特別是非正信宗教的民間葬禮,它不但花費很高而且幾乎看不見尊嚴與品質。但是,其他的宗教葬禮又是如何呢?它們的尊嚴與品質從葬禮上看得準嗎?是不是不同的宗教有不一樣的花費標準呢?花費大或花費少足以顯示夠不夠尊嚴與品質嗎?以下分別探討。

空手來到世上,空手返歸大地

  在基督教的告別式中,有一句祈禱文「塵歸塵,土歸土」。它的涵義是說:人類以及一切生物都是從塵土出生,死後自然迴歸塵土。

  這一段祈禱文將人類與生物的生死,闡述的入木三分,簡直是「棒極了!」。大家都說:佛教的葬禮很莊嚴,那麼基督教的告別式可以說是很肅靜。在長達一個小時的告別式中,聽不到哭天搶地的哀嚎聲,只見到親友們肅靜的表情。因為,死亡在基督教條的意思就是「蒙主召喚」,所以他們就將內心的狂喜表現在肅靜之中。

  筆者認為,若從「來生願作犬馬」的道教輪迴而言,在世為人實在是太苦了,既然能於平靜中離開這個苦難的今世,前往另一個世界,為何不以「內心的狂喜」代替「哭天搶地」的民間葬禮呢?而且,基督教告別式的親友都是自願性參加,教堂就是告別式場地,告別式完成後就直接送到火葬場,可以說是環保、尊嚴、品質俱全!

  有線電視discovery曾經介紹非洲某部落的宗教葬禮,只見到全村的黑人圍坐在死者四週,先由長老禱念告別文後,黑人紛紛觸碰遺體再吟曲跳舞,歡送死者下葬入土。整個儀式中只有歡欣與誠敬,告別文中有句話「空手來到世上,空手返歸大地。」

  前述二種宗教葬禮之一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,另一種只是地區性部落宗教。但是二者的告別文內涵、意義幾乎相通。而且不都是很有尊嚴與品質、環保又省錢的葬禮嗎?

奢華的喪葬文化

  台灣人口的死亡率為千分之七(每年死亡人數約十三至十五萬),除了意外事故、自殺、天災以外,大多數屬於疾病死亡。想一想,一般病患從看診、住院、不治死亡為止。對家屬來說,長時期金錢支出、精神壓力、體力負擔等…各種折磨到此,似乎鬆了一口氣。但是馬上又要面對後事處理的種種過程,又往往不知如何是好,一切的學識在此重要關頭幾乎派不上場,可以說是徬徨無助、六神無主、手忙腳亂。這個時候完全是葬儀社的「賣方市場」,喪家的想法只好局限在「一輩子就一次嘛!」,於是隨便的就交付一大筆費用,換來的卻是難以形容品質與談不上尊嚴的葬禮。可悲!一個人因病死亡就已經不是壽終,後事的處理還要硬被敲一大筆費用!簡直是債留子孫!

  台灣民間宗教文化相當推崇「哭泣葬禮」,各葬儀社都可代請「哭將」只要喪家出得起銀兩,要哭多久、哭多大聲、哭到肝腸寸斷、哭到吐血都行,再加上各陣頭配合中西樂隊大演馬路SHOW TIME,其目的只是希望突顯後代子孫的孝行與社會關係,以表現特立的尊嚴與奇特的品質。或許有些人支持與肯定這種民間的「風光式葬禮」,但是大多數人相當反對又吵鬧又阻礙交通又佔用巷道的行為。

  近幾年台灣喪葬奢華之風日熾,墓地也越來越少,太貴太難找了。據說建造一個標準型的簡單陰宅起碼幾十萬起!就算只把骨灰放進靈骨塔位也要十萬起跳!一個人死在台灣似乎都不太可能空手返歸大地吧!

結論

  提昇台灣喪葬文化乃迫切與必然之舉,殯葬業界裡少數的行家一再思考遊戲規則,幾經沉潛,痛定思痛後以將心比心的心態,期望能把漫天喊價的後事處理方式,有效的提昇為項目分列、價格合理的「殯葬服務業」。筆者雖不算什麼行家卻有幸成為少數的一份子,因而極力主張服務業的基本精神應該以「雙方互惠」為前題。亦就是說:業者必須提供能力所及的優惠服務,喪家則依約付出合理價格的代辦費。

  雖然這種作業似乎阻礙了實行多年的代辦方法,可是當你尚在人世間呼吸空氣時,就能夠審慎規劃後事的處理事宜,以避免死後被不肖業者狠敲一筆喪葬費,更不用變成後事之遺債留子孫,如此一想也實在是很不錯的一件後事交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