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易同源的研究

2011-12-06 16:48

前言

  易經是分析宇宙間象、數、理的科學鉅著,它於千變萬化中,尋求宇宙不變的法則,以應用於萬有生命,生生不息的真理。遂有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。」的理論發明。

  易經以陰陽五行解釋宇宙的一切物理現象,其所稱陰陽五行的變化,系以自然力學的原理闡述出,在永久變動的宇宙中,尋求其不變和應變的道理。而其運用符號的巧妙,又各有不同的地方(陰陽代表相對的關係,五行代表物理的五種自然力、行動力。五行的水向下流通,火向上升發,木向外伸展,金向內收歛,土則有吸、收、漲、縮的性質)。由此可知,物理上的一切行動,不外陰陽相對與五行動力特性的相互連繫。當此種理論被應用於治病時稱為中國醫學;被應用於卦爻時,成為解析宿命與機運的中國命理研究;被應用於做人處事的教導時,又成為孔子與老莊學說;被應用於軍事的佈陣時,便成了舉世聞名的「孫子兵法」。因為,在不斷變動的大宇宙中,人、事、物亦可比另一小宇宙,必陰陽相合五行相生而化生。如陰陽失合或五行相剋,在物為破壞;在事為分化;在人則為疾病。中國醫學,即按易經的基本原理,對人體施於辨證、診斷、治療。

  人身為一有機體,其內部的氣血、臟腑與外部皮毛的化生,在不斷的進行中,如化生有所偏(譬如火氣大,物理的行動力必向上升發)。此時,宜多喝水,使物理的自然力向下流動,火氣便消了。很顯然的,易經的基本原理「致中和」,在此時發揮了最大效用。因此,在陳述醫易同源時,必先重點交代「陰陽五行原理」應用於人體的事實證明:

※從外部顏色探究五行化生與內部臟腑的生剋意義

一、五行化生常色:風入肝色青屬木化,暑入心色赤屬火化,濕入脾色黃屬土化,燥入肺色白屬金化,寒入腎色黑屬水化,以上屬不病常色。

二、五行相生變色:肝木心火同化,紅兼青色。心火脾土同化,紅兼黃色。脾土肺金同化,黃兼白色。肺金腎水同化,黑兼白色。腎水肝木同化,黑兼青色。以上屬病順色。

三、五行相剋色變:肺金肝木兼化,青兼白色。心火肺金兼化,白兼赤色。肝木脾土兼化,青兼黃色。腎水心火兼化,黑兼赤色。脾土腎水兼化,黃兼黑色。以上屬病逆色。

※從內應脈象探究五行化生與面色合、反、剋的意義

一、色脈相合:凡病人面色青,脈象弦。面色赤,脈象洪。面色黃,脈象緩。面色白,脈象浮。面色黑,脈象沉。是為色脈相合,不病平常人的徵候。

二、色脈相反:病人顏面呈現赤色,脈象卻不得洪脈。是為色脈相反,表示疾病的徵候。如脈象沉,面色赤,則為色脈相剋,表示死亡預兆。

 

※從藥的色、味探究陰陽五行與臟腑生、剋的意義

一、藥與陰陽的意義:

  藥氣為陽,藥味為陰。氣厚屬陽中陽,氣薄屬陽中陰。味厚屬陰中陰,味薄屬陰中陽。氣薄則發散,氣厚則發熱。味厚則泄,味薄則通。氣辛甘發散為陽,味酸苦涌泄為陰。鹹味涌泄為陰,淡味滲泄為陽。氣輕清升浮為陽,味重濁沉降為陰。陽氣出上竅,陰味出下竅。清陽發腠理、實四肢。濁陰走五臟、歸六腑。

二、藥與五色的意義:

  凡藥色青屬木入肝,色赤屬火入心,色黃屬土入脾,色白屬金入肺,色黑屬水入腎。

三、藥與五味的意義:

  凡藥味酸屬木入肝,味苦屬火入心,味甘屬土入脾,味辛屬金入肺,味鹹屬水入腎。

四、藥與五行相剋的意義:

  凡藥酸傷筋,辛勝酸;苦傷氣,鹹勝苦;甘傷肉,酸勝甘;辛傷皮毛,苦勝辛;鹹傷血,甘勝鹹。

五、藥與五行相生的意義:

  人的五臟,應五行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子母相生,如腎為肝母,心為肝子,故入肝則併入腎與心。肝為心母,脾為心子,故入心則併入肝與脾。心為脾母,肺為脾子,故入脾則併入心與肺。脾為肺母,腎為肺子,故入肺則併入脾與腎。肺為腎母,肝為腎子,故入腎則併入肺與肝。

※從子母補瀉,探究針炙與陰陽五行的意義

一、募、俞穴與陰陽的意義:

  陽病行陰,故令募在陰(腹部為陰,募皆在腹)。陰病行陽,故令俞在陽(背部為陽,俞皆在背)。

二、井、滎、俞、經、原合穴與五行的意義:

  井屬木,滎屬火,俞屬土,經屬金,合屬水。五臟包絡無原穴,六腑有原穴。五臟包絡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,六腑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,生我者母也,我生者子也。諸井肌肉淺薄,瀉井當瀉滎,補井當補合。本經虛宜補其母,本經實宜瀉其子,十二經皆可引用此原理。

結論

  無論是自然科學、人文科學甚或太空科學,都不能偏離事實根據的。前人無數次同樣的實驗,累積而成的經驗,必經後人的收集和再實驗,才得以確切的證明其效果。易經的理論發明「致中和、天地位焉、萬物育焉」,雖僅根據陰陽五行,做為變動和應變的基本原理,廣泛的應用到宇宙和萬物,甚至醫學上。但是,由「重點交代」的應用事實,中國醫學,所賴以治療疾病法則,正是「致中和」三字而已。由此證明,中國醫學的最高基本原理,皆源自於易經。